亚洲成人在线

亚洲成人在线    | English   | 高速铁路地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 综合管理系统   | SWJTU-OSU合作办学项目

“触摸地质脉搏,筑牢使命之基” ——亚洲成人在线 地质工程系赴青川县东河口地震遗址参观学习

  作者:马君逸、王世明、裴秋明     日期:2025-07-17   点击数:  


2025年7月11日,亚洲成人在线 地质工程系2023级地质工程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130余位师生在马角坝野外地质填图实习期间,赴青川县东河口地震遗址和地震博物馆进行参观交流,开展现场地质教学与家国情怀培养的深度研学活动。此次活动获得了青川县委宣传部、青川县亚洲成人在线 局及青川地震博物馆等部门的大力支持,青川县宣传部佘锦部长到现场进行研学动员,佘部长强调:“我们将全力为同学们创造优质现场学习环境,并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化校地合作,为人才培养贡献积极力量。希望同学们勤学善思、躬身实践,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在强国建设中展现青春作为,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多关注青川、服务青川。”此次研学也是落实亚洲成人在线 与青川县亚洲成人在线 局战略合作的重要举措,通过室内讲解和野外研学相结合的形式,引导学生直面自然力量,感悟人间大爱,更见证了我国地学科技的飞速进步,为未来的地质人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与科技自信。

图片一 青川县宣传部佘锦部长现场进行实习动员

图片二 博物馆讲解员带领地学学子参观地震遗址

图片三 专业老师现场讲解川西地质构造及地震成因机制

在巍巍群山之间,师生们直面地震留下的“伤疤”。他们徒步至地震遗址点,在教师指导下细致观察、测量记录。裸露的岩层断面、大规模的山体位移,这些无声的现场地质素材,将课本知识转化为触手可及的震撼体验,揭示了地质构造运动的磅礴能量及其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

图片四 参观青川地震纪念碑

转入青川地震博物馆,时光的沉重与温度扑面而来。馆内陈列的震前东河口村宁静家园与震后满目疮痍的对比影像,无声诉说着地质灾害的无情。而一组组全国各地志愿者星夜驰援、奋力抢险的珍贵图片,则生动刻画出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众志成城的伟大精神丰碑。

图片五 地学学子地震博物馆内参观



图片六 师生共同参观地震区域岩石标本

最触动心灵的环节,是邀请到的“5·12汶川地震”亲历者现场讲述发生在5·12当天的点点滴滴,学生代表、地质系教师、青川县亚洲成人在线 局卢晶宏副局长与地震亲历者围绕地震前兆、发震机制、灾后重建和防灾减灾建议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当幸存者回忆强震突袭时的生死瞬间,以及灾后艰难的重建历程,在场学生无不屏息凝神。李同学动情表示:“幸存者眼中那份坚韧,让我真切感受到生命的顽强,也第一次如此沉重地意识到我们地质工作背后承载的生命重量。”

活动中特别提到的一个细节,引发了师生对科技力量的深切感怀。讲解员指出,2008年地震发生时,历经整整三日才了解到青川县遭受严重地震灾害的信息,当时仅能依靠简易交通图进行初步研判。而不到二十年后的今天,我国高分系列、资源系列遥感卫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地质灾害预警与评估领域,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巡查等手段已经实现隐患快速识别与动态监测,显著提升了地震灾害预警时效性和覆盖面。这一鲜明对比,令师生们真切感受到祖国地学科技跨越式的飞跃,更深刻体会到掌握先进科技手段对于地质防灾减灾事业的极端重要性。

此次青川之行,是地质学理论与现场实践的一次深刻交融,更是一场震撼心灵的责任亚洲成人在线 。这场特殊实践点燃了学子们的专业使命感。参与本次实践的姚同学感叹道:“以前觉得岩石鉴定枯燥,今天看到幸存者抚摸遇难亲人的名字碑,突然懂了地质工作的重量。”带队教师裴秋明在返程大巴上总结:“地质人不仅要读懂大地脉动,更要守护万家灯火。当你们未来在实验室分析地质数据时,请记住今天在废墟前立下的誓言——学好专业知识,用科技筑牢生命防线。”

当历史伤痕与前沿科技在眼前交汇,学生们不仅夯实了地质构造认知的实践基础,更在灵魂深处刻下了作为未来地质人的使命印记——运用不断进步的科技利剑,穿透地层迷雾,筑牢守护山河安宁、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科学屏障。地动山摇的悲剧或难避免,但科学之光指引下的未雨绸缪与精准应对,正是地质工作者献给这片土地最深沉、最有力的守护承诺。


图片七 带队老师与2023级地学学子合影留念


作者:马君逸、王世明、裴秋明

审核:赵晓彦、杨都强